实测使用x265 (HEVC)对视频进行重编码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x265这个词就开始慢慢出现在我们身边了,现在随处都可以看到支持x265硬解码的电视或机顶盒产品,貌似不支持x265编码的话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清产品。但是遗憾的是现在x265编码的片源却不太容易搞到,貌似各大压片组对这个全新的编码格式都还持观望态度。

今天正好闲的无聊,就来对比测试下x265编码的效果到底如何。先来说说测试环境,用来压制视频的电脑是一台闲置的测试服务器,配置了一颗 i3-4150  3.50GHz 的双核四线程CPU。服务器系统为FreeBSD10.1,压制软件使用的是ffmpeg。

测试视频为wiki压制的“少女时代东京巨蛋演唱会”的一段节选,因为是演唱会视频,所以视频画面变化比较快,加上各种灯光烟雾的效果,对编码还是很有挑战性的。

原视频分参数如下
分辨率:720P
时长:25.8秒
视频码率:14.2Mbps
视频大小(不含音频):43.6M

然后我们先用x264进行一遍压制来做为对比,crf设定为17 然后把preset设定为slower,不对音频进行编码,这样压出来的视频肉眼已经很难察觉跟原视频的差别了。压制出来的视频码率为11.4Mbps,视频文件大小35.3M,比原视频略小,耗时1分58秒,平均每秒压制5帧。

接下来使用跟第一遍x264一样的参数进行x265编码,压制过程是令人崩溃的,短短26秒的视频硬是花费了22分35秒才完成压制,视频码率为7.8Mbps,视频文件大小为24.2M,平均每秒只能压制0.45帧。虽然压制完成后视频相对于x264来说体积减少了32%,但付出的代价是10多倍的压制时间。

最后我们又把crf设定为22再使用x265进行一次编码,这次压制完的视频码率只为4.1Mbps,视频文件大小为12.7M,而且消耗时间也缩短到了18分9秒,差别还是很明显的,对比截图以后发现,跟crf设定为17压制出来的视频对比细节上虽然有一些损失,但整体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通过上面的实测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,就目前的硬件条件下,使用x265来压制高质量的高清视频是不划算的,但在相同的低码率的情况下,使用x265的确可以得到更好的画质,使用在监控视频存储以及在线视频上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。

发表评论?

0 条评论。

发表评论


注意 - 你可以用以下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:
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